為什麼抗拒經驗不愉快的情緒?
因為曾經受傷、深刻記得那個痛,
就不敢也不願再次經歷。
想法自然成了頭腦迴避痛苦的自我保護機制,
脫離與心的連結。
日前一早起床看到歌手 Tommy Page 過世的新聞,才知道原來他是名同志,曾低調出櫃。從小我就喜歡他,看到新聞時非常震驚、遺憾,更難過他還這麼的年輕、如此有才氣,卻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。
當天我反覆聽著他的歌,拌隨著這些音樂,想起國中時曾在歌迷會上見過他,他當時的衣著、神態歷歷在目...。一整天與他有關的記憶紛紛出籠,最後我總會告訴自己:自殺只是一個突破生命困境的選擇沒有好壞對錯、同志身分是他自己在靈魂出生前計畫中的設定,他好勇敢、他是個勇敢的靈魂....我不停的在這些充滿靈性高度的想法上兜轉。
直到晚上po文弔念 Tommy,我打下「他真是個勇敢的靈魂,選擇同志這個身分來世一遭」時,才清楚「意識到」這一整天不只認同了這些想法,腦袋還跟著它們轉不停,根本沒注意情緒早已被觸動、幽微的悶悶感。
這次我把握機會,允許這個想法出現、把注意力放在胸口,一股深層、淡淡的哀傷浮現,伴隨兩行清淚,這才發現這事其實我超有感,只因「他是個勇敢的靈魂」這想法把我拉離感受曾經經歷失落的哀傷。
「為什麼抗拒經驗不愉快的情緒?」因為曾經受傷、深刻記得那個痛,一朝被蛇咬,就不敢也不願再次經歷。想法自然成了頭腦迴避痛苦的自我保護機制,無論那個想法多麼有智慧,在頭腦的干預下讓我脫離心的感受。
雖然走過一段自我療癒旅程,依舊發現自己有時仍會落入想法中迴避情緒,差別只在於以前被想法拖著走、迴避情緒的時間既長且毫無覺知,最後成了個看似理性客觀充滿靈氣、實則情感麻痺的活死人;現在即便又落入想法、迴避感受的坑裡,也能快速發現再次爬起,跟隨情緒一次次傾聽心想訴說的話,與心再次連結。
註:頭腦有時又稱人我、小我。
photo credit:imagenesalviento
米滿溢。順流你的人生。
米蟲滾滾。滾出你的X人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