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今天,德國以自己的經濟奇蹟為傲,也以歌德及貝多芬的家鄉為傲,但德國同時也是希特勒及艾許曼及他們眾多追求者的故鄉,就如同一天包括日與夜,每個民族的歷史也同樣擁有光明與黑暗面。我相信德國的年輕人已經準備好要了解德國整體的歷史與事實,他們父母有時難以面對的事情。」~Fritz Bauer (法蘭克福大審判推動者.檢察總長)
.
花亦芬老師<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>一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德國轉型正義的路上動用了許多心理醫生,做社會集體性歷史創傷療癒。若非我幹這行,可能也無法體會這點的重要性。
花亦芬老師<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>一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德國轉型正義的路上動用了許多心理醫生,做社會集體性歷史創傷療癒。若非我幹這行,可能也無法體會這點的重要性。
.
當時的德國,許多人為曾身為納粹感到罪惡,或恐懼秋後算帳躲躲藏藏;或為自己漠視納粹屠殺猶太人而自責內疚;父母害怕子女知道自己曾是納粹、子女難以接受父母是殺人兇手;或為效忠領袖、保衛國家的愛國大帽下,最後不僅戰敗還因屠殺猶太人被推上審判檯的不解與憤怒... 不難想見當時德國集體性、跨世代的內心失衡。
當時的德國,許多人為曾身為納粹感到罪惡,或恐懼秋後算帳躲躲藏藏;或為自己漠視納粹屠殺猶太人而自責內疚;父母害怕子女知道自己曾是納粹、子女難以接受父母是殺人兇手;或為效忠領袖、保衛國家的愛國大帽下,最後不僅戰敗還因屠殺猶太人被推上審判檯的不解與憤怒... 不難想見當時德國集體性、跨世代的內心失衡。
如同Fritz Bauer所說的,「同一天包括日與夜,每個民族的歷史也同樣擁有光明與黑暗面。」
黑暗歷史,人們總是難以面對。然而,繞過了黑暗、不完美的部分,你也無法享受內在的平安與心靈自由。這點,我在自己、朋友及學生的個人生命史上總能輕易的印證。之於國家,想想台灣…。
.
我一直對德國的轉型正義之路感到好奇,以前總是透過電影片面的理解,去年看了花老師<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>一書,才窺見德國一路走來有多麼的不容易,下的心力可謂不小。由衷敬佩德國集體面對歷史傷痛的勇氣、毅力與堅持,難怪,連被迫害的猶太人都打心底願意原諒這個加害者。
我一直對德國的轉型正義之路感到好奇,以前總是透過電影片面的理解,去年看了花老師<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>一書,才窺見德國一路走來有多麼的不容易,下的心力可謂不小。由衷敬佩德國集體面對歷史傷痛的勇氣、毅力與堅持,難怪,連被迫害的猶太人都打心底願意原諒這個加害者。
<大審判家>這部電影的要角,是開啟德國由法學思考角度進行轉型正義的檢察官Fritz Bauer 的故事,其思想亦是奠定後來德國成為真正法治國家的思想基礎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