練武最辛苦的點是"面對恐懼",
正面迎擊對手的拳頭,
因此我覺得練拳是很棒的修行,
得每時每刻面對自己的身體極限、內在情緒想法。
看了林勝傑少林寺經歷,想起自己學北少林長拳時的狀況。各家武術拳法套路都有攻防,練套路時就會有個對手和你對練,當時除了體能狀況很差外,我遇到一個很大的障礙是對打時的面對恐懼。
對方出拳時,我必須要防守,要能防守,我就要面對迎接對方拳頭迅速擊來的恐懼。人面對恐懼的慣性就是"逃",但練拳時,逃一定會被打中,百發百中!練拳時又一定是實拳,對手都是男生、高我一個頭,練武的又多為體育系,這拳若我不接就直接打在我臉上,所以我練拳時是時時挨打的,真的很無言,練得最辛苦的其實是"面對恐懼"這點,因此我覺得練拳是很棒的修行,因為每時每刻面對的都是自己的身體極限、內在情緒想法。
和林勝傑一樣,練武術的夥伴很多都是從小身體體質不好的,但只要能堅持練下去的,各個挺拔、眼神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樣,非常明顯。武術鍛鍊的就是專注與意志力,這都從專注在自己身上後而能靜觀對手的舉動後動腦制敵,所以我的教練和我說,其實最後是動腦!從我教練身上完全顛覆我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既定想法,我的教練就是清華的高材生,但要達到這階段都要先面對自己身體/情緒感受的極限。
不過教練也說,很多人武術無法進展,是因為只拘限在身體的反射性動作而沒有動腦,這完全無法體會到,因為我是中輟生,當年在防守對手的拳頭恐懼上我就被自己戰敗了,體會不到這境界。
前年曾經有想再繼續練北少林長拳,連住處附近的老師都打聽好了,最後還是敗在覺得練武很辛苦這點上,真的是每天都要練基本功,所以興趣很重要。如果家中孩子對習武有興趣,我倒是很推薦父母送孩子去學。每堂上課,我們不能省的除了熱身拉筋,還有最重要的武德及禮敬教練、同學,反覆被教練教導的是習武不是倚強欺弱(即便當時還是飼料雞一枚),武德很重要的核心之一。
林勝傑每天光拳要練3小時,教練只要我每天練各拳200下,我就快死了;蹲馬步蹲到快死時,就是被教練讚賞"你放鬆了、蹲得很好"時...實在冏到底,蹲到快死了還只是熱身階段,對打練套路才要開始,所以很餓、餓到沒東西馬上餵我就開始發脾氣。總之,練北少林長拳是我人生一段莫名的插曲卻記憶十分鮮明。
photo credit: Jonathan Kos-Read
FB粉絲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