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1/31

海邊的曼徹斯特



一片片小雪花疊成厚重的屋簷積雪,
雪崩了,
春天卻還沒來,
人生還得向前走。



推薦絕佳好片:海邊的曼徹斯特

初二一直維持著和電影咖姊妹看片聊近況的傳統,從小一起拍片、看電影、聊戲劇,每年年初二看過不少好片、爛片、不恐怖的恐怖片...今年挑的海邊的曼徹斯特印象特別深刻。

這是一部美劇,但風格很法國,像在看鄰家友人的生活日常,間或讓人想起自己的生命日常,平淡、寫實,側頭就能看到的風景。

這片講的是個痛心的記憶,劇本卻在快惹人爆哭時舖個笑梗把眼淚逼進肚裡,又在惹人發笑時、舖個哭點讓人倏地爆哭;台詞很日常,把每個日常對話一句句堆疊後,角色一個眼神、一個肢體動作突地卸下盔甲、呈現那最柔軟脆弱的一面。

劇本寫得相當好,彷若一片片小雪花疊成厚重的屋簷積雪,雪崩了,春天卻還沒來,人生還得向前走。

散場後,許多觀眾駐足戲院一樓電影介紹前細讀相關報導,我想,大家都被觸動了些無法言說的什麼吧!

不容錯過的好片。


FB粉絲頁:
米滿溢。順流你的人生。
米蟲滾滾。滾出你的X人生。

2017/1/19

舞出喜悅,我就知道我會順利通過



甄試上舞蹈班了,要跳個三年舞的概念!

一直就對肢體有點興緻,過去大多從瑜珈切入,也不會不喜歡,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;後來又幻想成為一個擁有輕功的武林高手,短暫學了北少林長拳,馬步、練拳法、學套路...發現自己實在無法吃苦、軟腳蝦一枚,練拳成了我有點討厭的每日功課,彷若小朋友為完成老師交代的回家功課而寫作業的心情,因勉強而撐得很辛苦。

跳舞就不一樣了,我可以眼睛一睜開還沒吃早餐就急著放音樂跳個 2~3 小時,直到肚子餓得沒力氣跳;隨著音樂任意擺動肢體或重複練習單調、乏味的基本舞步卻絲毫不以為苦、枯燥,我想,很大的原因是我非常喜歡音樂,聽到鼓聲、強烈的節奏就想跳舞,一種很原始的驅動力:就是想跳。

打從心底喜愛的事情做起來一點也不覺得累,再困難的舞步也抱著只要多練習就能進步的心情愉快的紮基本功,跳得再爛、再跟不上節拍也能舞得很開心。幾番實驗加上對心的感受越來越靈敏,我知道結合音樂的舞蹈適合我,再大的困難,真心喜愛的,心總會有力量找到解決方法。

一上場舞出喜悅後,我就知道我會順利通過。



photo credit:christophe surman

---

一對一深度情緒療癒課程連報四堂享 88 折優惠,歡迎來信報名、詢問:e-mail:evaunlimited.flow@gmail.com


FB粉絲頁:

2017/1/6

和小小的彆扭走一段


總會在夜半時分聽 Leonard Cohen 低沉吟唱歌聲,今年冬至特別出席 Red Room 的 Leonard 紀念會,一方面是好奇Leonard 的同好如何紀念他,再方面也想藉此機會感受一下自己。

因著骨子裡生性害羞的陌生社交恐懼症,以前這類外國人風味的 party 我總不樂參加,為了經驗、感受這份彆扭而行動,也算是嘗試跨出自己的舒適圈。

Red Room 貼心準備了現煮的湯圓、紅酒及各式甜鹹派、cheese、燻牛肉......等配酒小菜,和一群喜歡 Leonard Cohen 的中外人士齊聚一堂聽素人 live 演唱 Leonard 的歌、吟誦他的詩......,沉靜在樂聲中總是莫名的享受,回程前往捷運站時嘴角還上揚著,步伐都輕鬆了起來。

雙腳還頗了解心的喜悅!

經驗小小的彆扭,留意正向情緒中帶著小小的不適感;負向情緒下藏著的平靜喜悅,在行動、想法中和自己的心牽牽手,體驗情緒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水難以切割,偶而總會不小心揀選了起來,阻礙它的自然流動,沒關係的,總是會有下一次時機,可以重新選擇。
但可得謹慎,是待己的溫柔或是迴避。


FB粉絲頁:

2017/1/3

舞吧!解放雙腳、卸下盔甲,舞出 X-life



一直莫名的喜愛印地安文化,學生時代拍紀錄片和導演一起看How the west was lost,一部由印地安人自己掌鏡、以自己觀點訴說失落土地的紀錄片。

我很愛這部觀點異於西方的紀錄片,還四處到唱片行打聽、訂購它的CD。當時,導演正在培訓台灣第一批原住民記者,也是現今原民台的前身,導演心中有個崇高的理想,希望原住民為自己發聲。

我們帶著攝影機和這批原住民記者回部落,教他們採訪、剪接,以原住民的觀點紀錄、訴說部落的祭典、文化傳統、傳說,甚至是母語的傳承。

導演對我的影響不小,加上當時於世新就讀,在成舍我校長帶領下,解嚴前後的世新一直有著相對開放自由的校風,就讀世新時是我最快樂的時光,做著自己擅長、熱愛的紀錄片,四處遊走原住民部落。

那時拍紀錄片是個理想,經費十分拮据,導演得拍些婚紗攝影、寫文章餬口、累積拍片經費,我們曾經兩人合吃一碗泡麵作為當天唯一的一餐,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一點也不為苦、匱乏,心中的喜悅無法言說。

2017的第一天,很想很想聽印地安音樂,隨手在youtube上尋找,隨音樂漫舞,心情超級飛揚,無怪奧修說,跳舞吧!跳舞真的好開心。

隨音樂起舞,想起生平第一次看到印地安人是在多年前的台中綠園道,當時有三名來自玻利維亞的印地安人在街頭歌舞,以植物製成的樂器,奏出樸直、純粹的樂聲,配著厚實的歌聲赤足輕踏大地;其中一人張開雙手,肩上黑色斗篷物彷若翅膀開展,伴著越來越輕快的節奏舞了起來,烏黑長髮循著身體的律動飄呀飄,輕盈得像隻鷹。希望有一天,我也能像隻鷹般輕舞大地。 

今天,鄉下地方的老鷹也乘風高歌起。